目前分類:理財的基礎概念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因做每月10日營收資料的功課,對部落格更新就偷懶了一下,這一篇主要來談人生各階段的財務規劃及資產配置問題。

35歲以前,是職場衝刺的黃金期,應努力爭取升職加薪為主要目標。理財方面,由於此階段收入未豐,但相對具年輕的本錢,可有忍受失敗、多方嚐試的機會,但亦需為籌組家庭做準備;初出社會若無家人支援、一切從零開始者,應從存第一桶金為目標做起,如我在前二篇所提及,以零存整付定存、定期定額基金、股票投資為主,可承受風險者,於累積到某一基礎金額後(如50萬以上時)亦可試著少部分的期權投資,以增加收益。

瓜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幾篇先簡述了一些觀念,旨在希望大家不要認為理財是多麼困難的事,但真正落實執行,還是應先確定自己的目標,有些人會存子女教育基金、自己退休基金、購屋基金、旅遊基金,但我覺得這些都是短期的目標,我的目標則是期待能達到「財富自由」。

我定義的財富自由,就是來自財富的收益,即能滿足你想過的家庭生活開支,甚至產生結餘,能再進行投資,繼續「以錢滾錢」方式成長。如依我這些年記帳資料顯示,身為三代家庭的經濟主要來源,每年支應家庭總花費約在120萬元上下,即平均每月生活開支約10萬元,因此如果個人擁有一個投資組合可年領股息達120萬,就不用依靠薪資收入,以錢生錢,就能支應目前的生活水準,我就認為是達到財富自由境界。

瓜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為了讓文章更能貼近所要表達的意思,當然也為了自己的生活品質,我還是遵照原始的想法,兩日更新一次,這樣一夜打草稿,隔日再檢視予以修改,相信應會更加嚴謹,謹此說明)

理財的第一步,當然是要有“財”可理,即需要一些本金(錢母),而要能存下這第一桶金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個穩定的工作。我定義「穩定的工作」,可能和一些人未必相同,公務人員當然是穩定,但它的穩定係屬於「保障」,但相對升遷即有其僵固性;而相較於「保障」,我更在意這工作是否具有發展性的、努力會有回報的工作(即有制度的公司),如此薪資才有成長的空間,起薪22K絶不可怕,怕的是永遠都是22K。如在A工廠工作,終其一生頂多做到工頭、領班,和B工廠可能有機會升到廠長、甚至管理高層單位而言,我覺得B公司較具發展性;相對於白領工作者,則在於是否能有機會晋升高階管理階層,事務工作者在於是否有機會獨立經營或參與合夥的可能性;而我會想進入銀行工作,除了可以接觸金融工具、符合所學及志趣外,就是想每家銀行都有那麼多分行,只要我努力,至少做到分行副理退休應不是難事吧!

瓜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報載「在台北市買房需不吃不喝30年才能買,我這輩子想都不用想了。」:如我月入4萬元,要在台北市買1,500萬元的房子,是「天方夜談」嗎?買房真的需「不吃不喝」才能嗎?

若依一般想法,簡單計算如下:

瓜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開始之前,先舉出三項自己心裡想要擁有的東西,或想追求的目標、理想…..(放在心裡,不用說出來),然後自我檢視一下,這些目標、理想,是否都需要金錢的支援?

我相信絶大多數都是需要,故談錢不是俗氣的事,反而是必要的事情。古老的名諺有云,如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、「金錢不是萬能、但沒錢萬萬不能」,乃至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所提出之需求層次理論,再在顯示金錢、財富具某種程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。

瓜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